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意見》精神,加快我省檢驗檢測認證等重點領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培育市場主體、服務創新創業、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提質增效,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貴州省加快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一、總體要求
堅持深化改革、市場導向、創新驅動、集聚發展,圍繞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突出轉型發展“五大新興產業”、“四個一體化”等重點產業發展,聚焦“5個100”工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等重大平臺建設,培育和壯大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市場,促進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實現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創新與我省工業化、城鎮化相協調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新格局,努力構建具有貴州特色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產業體系。
二、主要目標
到2017年,全省檢驗檢測認證能力進一步提升,環境設施和裝備進一步改善,專業技術人才結構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建成國家級檢驗檢測認證中心(實驗室)15家以上、省級檢驗檢測認證中心(實驗室)30家以上和10家以上區域性檢驗檢測中心(實驗室),規劃建設2個以上基礎條件較好、規模效應突出、產值上億元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發展集聚區。全省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增加值達到4億元。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創新驅動、開放融合”,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產業體系。力爭全省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增加值超過10億元,年均增長15%左右;培育2家以上產值超億元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集團,形成一批具有品牌影響力和國內先進水平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三、重點任務
(一)深化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改革。
1.加快推進機構整合。結合政府職能轉變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堅持“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明確公益性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服務職能,強化公益屬性。支持具備條件的事業單位性質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轉制為企業或社會組織,推行和完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多種形式法人治理結構,落實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法人主體責任。推進業務相同或相近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跨部門、跨行業、跨層級整合或以資本為紐帶進行并購重組,促進完善內部管理和激勵機制,提高檢驗檢測認證綜合實力,增強權威性和公信度。
2.有序放開市場準入。全面清理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資質認定事項,減少和優化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資質審批程序,建立全省檢驗檢測認證市場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制度,有序放開檢驗檢測認證市場。在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貴陽綜合保稅區、雙龍臨空經濟區等培育一批面向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售后服務全過程的公共檢驗檢測認證技術服務平臺,積極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專業實驗室檢測聯盟。在貴安新區綜合保稅區等同步規劃布局檢驗檢測認證服務網絡,引導和鼓勵不同所有制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平等參與市場競爭。支持承接省外境外高端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轉移,鼓勵本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走出去”,通過聯合經營、設立分支機構等方式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3.積極拓展第三方服務。以貴陽市的煙、酒、特色食品、磷化工、新型建筑材料、電子元器件,遵義市的有機農產品、茶葉制品、低壓電器,畢節市的新能源汽車,六盤水市的煤炭產品、黔東南州的中藥材和民族藥材等為重點,建成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檢驗檢測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育拓展新能源、北斗衛星導航、軌道交通、信息安全等第三方檢驗檢測業務,搭建節能環保、石油化工和新材料等檢驗檢測服務平臺,不斷適應和滿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對質量安全監管和產業優化升級的需求。
(二)創新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發展模式。
1.引導實現聚集發展。在黔中經濟區、黔北經濟協作區、畢水興能源資源富集區等產業聚集區內建設“一區多園”、“園中園”、“園邊園”布局的檢驗檢測認證技術服務平臺和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功能園區。面向綜合型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帶、現代物流集散地、新型專業市場、大數據產業服務基地等共享資源,加強質量跟蹤和過程檢測服務,為各類企業產品研發、中試、定型過程中的實驗、測試、分析、鑒定,提供包括質量分析評價、技術標準、預警與信息、科研咨詢、培訓與國際貿易壁壘應對等全功能服務。
2.加快誠信體系和品牌建設。以標準為引領,積極引導和鼓勵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重點在檢測新技術、檢測方法和檢測服務等方面參與和制定國家、行業、地方、企業和團體標準。鼓勵和支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積極爭取承擔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工作,主動搶占國內外產業發展的標準話語權。加強檢驗檢測資質能力建設,促進軍品資質、CCC認證等跨行業資質授權和相關產業檢驗檢測認證的國際資質授權,更好地服務全省外向型經濟發展。加快實現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公共查詢平臺省、市、縣三級全覆蓋,強化行業自律和服務效能,增強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的透明度。鼓勵重點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加強宣傳推廣,建立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品牌評價標準體系和社會評價機制,營造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
3.開展信息化服務試點。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現代服務業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的實踐成果,圍繞產業需求,拓展服務內涵,創新檢驗檢測認證商業模式、精準化服務與市場運營方式。依托“云上貴州”系統平臺、三大電信運營商數據中心等重點項目,探索籌建軟件、未來網絡、新型數字顯示、生物醫藥和智能電網等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積極開發在線智能化、多參數、信息化和網絡化等工業檢測應用技術,加快培育檢驗檢測認證信息化綜合服務新業態。探索運用政府購買服務、無償資助、業務獎勵等方式,整合線上與線下資源,為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開辟檢驗檢測認證“快速通道”,促進信息化服務開放共享。
(三)嚴格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監督管理。
1.完善市場監管機制。制定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項目建設管理辦法,明確項目立項、評估、建設、驗收和績效考評的原則、程序。強化各級政府對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行業資質管理職能和專業部門的專業管理及能力認定職能,明確質監部門事中事后監管責任和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市場主體責任。引導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加強能力建設,規范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行為,建立全省統一的檢驗檢測認證監管體系,體現公平公正,提高服務水平,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2.強化監督執法技術支撐。積極發揮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在行政執法、安全監管、司法鑒定和政府財政項目上的技術支撐作用。有序引導和支持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平臺與農業生產、工業制造互動發展,積極承接黨政機關、生產經營單位檢驗檢測技術服務外包,強化和拓展信息技術分析、管理體系標準、供應鏈系統安全認證等服務功能。加大對侵犯檢驗檢測認證自主知識產權的打擊力度,維護檢驗檢測認證市場秩序,保護創新積極性。
3.夯實服務保障基礎。運營好現有的建材、能源、農產品、食品、金銀制品等民生消費安全類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完善民生消費安全類檢驗檢測中心,提升衛生計生、農產品、食品藥品、環境保護、工程建設、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和數字化檢查實驗室能力水平。開展提升質量安全檢測和風險監測能力專項建設,強化對全省重大項目、重點工程的服務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對“3個15萬元”扶持微型企業及中小企業檢測的便利化服務能力,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完善全省量值傳遞溯源體系,推進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建成一批覆蓋我省特色優勢產業的計量測試中心,構建全省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
四、政策支持
(一)加大財稅扶持。重點支持將符合條件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用好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資金池和科技金融貸款貼息補助金,加大對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支持力度,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和省級檢驗檢測中心分別給予一次性補助。對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自用房產繳納的房產稅和事業單位性質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轉制為企業的,按照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給予支持。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檢驗檢測認證服務,促進專業服務整體外包。
(二)創新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開展適合檢驗檢測認證服務特點的各類金融服務,積極開發商圈融資、供應鏈融資、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方式,充分運用“黔科通寶”等科技金融創新產品,加大對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融資力度。搭建方便快捷的融資平臺,支持符合條件的檢驗檢測服務業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鼓勵各類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對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提供商業融資擔保的范圍和規模,積極引導各類融資擔保機構為檢驗檢測機構參與政府采購提供融資服務。
(三)完善定價政策。建立完善以市場決定價格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放開政府定價,指導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根據市場需求自主確定服務價格。加強對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收費行為的監督檢查。
五、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抓緊建立本行業、本系統、本區域加快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發展工作推進機制,制定出臺配套政策和分工措施,狠抓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推進,定期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督促檢查各項目標任務階段性落實情況,引導全省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強化人才保障。鼓勵采用合作辦學、定向培養、繼續教育等多種形式,創新檢驗檢測認證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和鼓勵省內大中專院校根據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需求設置相關專業,統籌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學院、社會培訓機構和企業等培訓資源,加強對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所需的創新性復合型人才的開發培訓。探索建立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工資指導價位制度,引導檢驗檢測認證專業高端人才有序流動。
(三)強化統計考核。建立省、市、縣三級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相關統計制度和指標體系,明確各有關部門相關統計任務,加強統計調查和運行分析,提升檢驗檢測認證統計數據質量。將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發展年度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完成情況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強化督查檢查和跟蹤考核。